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下,各銀行紛紛成立中小企業貸款中心或融資中心,靠向企業發放貸款獲取利息收入維生的當舖,卻正在遭遇一場邊緣化危機。
9日,記者走訪多家當舖瞭解到,隨著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援力度不斷加大,加之民間融資管道的進一步增多,當舖的大宗商品典當業務急劇縮水,本來年底有望轉旺的典當市場,已然失去了往年的光彩。
業務下滑嚴重
在一當舖負責人徐先生的記憶中,像今年這樣業務面臨全面冷清的處境,在當舖近五年的經營中還是頭一回。
儘管他更願意將原因歸結為偶然,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,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貸款中心在城市中迅速成立,他內心卻越加焦慮。
9日10點半,徐先生在自己的獨立辦公室內一邊上網,一邊不停地翻著電話簿,已連續3個星期沒有接到活兒了,他只能寄望于公司老客戶。“不指望他們到我這兒做多大的標的,只要能有業務可做我就很開心了,哪怕是出於同情也好啊。”徐先生一籌莫展地說,如果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內還是沒有業務,那就意味著當舖將第一次面臨一個月“無米下鍋”的處境。
徐先生告訴記者,遭遇業務危機並不是從這個月才開始的,實際上今年以來,公司的業務下滑就非常嚴重,只是在最近幾個月表現得尤為明顯。“第四季度業務量同比去年至少萎縮了4成。”徐先生無奈地說。
競爭弱勢
採訪中記者瞭解到,徐先生所面臨的情況並不是個例,業務下滑在整個行業內已經非常普遍。陳先生也是一家當舖的負責人,跟徐先生相比,他的入行時間較短,但也同樣經歷著行業的“非常冬天”。
讓陳先生記憶深刻的是,就在不久前,與當舖處於同一條街的一家銀行悄然成立了中小企業貸款中心,儘管當時還不知道這個機構成立的目的,但“貸款”二字卻著實叫他感到一絲憂慮。於是,在接下來的幾天裏,他多次到貸款中心暗中調查,他發現這是一家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機構,隸屬於某銀行。
這令他格外擔憂,因為當舖和貸款中心經營著類似的業務,而且兩者都以抵押和質押業務為主要經營項目,標的物多為房產、汽車等大宗物品。
“肯定拼不過銀行。”陳先生毫不避諱地說,在利息和手續費上,當舖比銀行高出一截,已經處於劣勢,如果銀行大範圍開展中小企業貸款,當舖要想吃飽就變得有難度了。
回歸傳統業務
對中小企業來說,面對迅速成立的貸款中心和融資中心,顯然是一件好事。但對於處在競爭對手位置的當舖而言,究竟該如何應對?
長期從事當舖業的業內人士張斌認為,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,越來越多的當舖成立起來,這其中多數都開展了大宗物品的典當業務,主要包括汽車和房產抵押貸款,而往往忽略了當舖的傳統業務,例如名表、首飾等。
“在人們的印象中,銀行終歸屬於正規的融資管道,貸款規模相對較大、服務費用更加低廉,典當的融資成本比銀行高,這決定了人們更願意通過銀行貸款來解決企業資金瓶頸問題。”張斌說,我國施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,這意味著銀行方面將對企業給予更廣的融資管道,將會有更多的企業因此受益。
他表示,為追求更大利潤,現在很多當舖逐漸拋棄了傳統典當業務,而當舖業本來就是為企業融資管道提供補充,當舖要想健康生存下去,必須回歸金銀首飾、傢俱、手錶抵押貸款等傳統業務上來。